1. 太阳成

    陈莅文:赓续奋斗精神 铸就地质荣光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7-14 来源:陕煤地质 作者:王瑶
    分享到:

    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职工陈莅文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用青春热血书写地质事业的恢弘篇章,多次荣获公司“优秀团员”“青年岗位能手”“安全生产先进生产者”“优秀工会积极分子”“先进个人”“先进工作者”等称号。

    热土为怀 勘深探远铸忠诚

    2017年,陈莅文自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,毅然扎根陕西,投身于水工环地质、地热地质及地质灾害等地质勘查事业。他深知,地质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细致的学术功底,更需忍受风吹日晒、孤寂艰险的磨砺。

    2017 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,陈莅文毅然扎根三秦大地,投身水工环地质、地热勘查等事业。他深知,地质工作既需严谨学识,更要耐住风霜孤寂。凭着 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 的闯劲,他甘于清苦、勇挑重担。

    2023 年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,作为富平县东部岩溶地热资源勘查项目负责人,他带队率先进驻工区。盛夏的玉米地成了 “战场”,40℃高温裹挟着湿热,玉米叶划得人皮肉生疼,汗水混着血水浸透衣衫,蚊虫在身边成团飞舞。他始终坚守岗位,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。​

    项目攻坚期,西藏仲巴县与林周县的高原水工环调查任务急如星火。面对高海拔缺氧、山路崎岖的考验,他临危受命。初到高原,剧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头晕目眩,却仍肩扛设备、手拎氧气瓶,每日在雪山峡谷间跋涉。夜宿帐篷,寒风刺骨,他始终乐观带队,高质量完成任务。婚后未及陪伴妻子,他便主动放弃婚假奔赴一线。团队的拼搏换来了回报:野外工作圆满收官,600 万元续作经费成功获批。2024 年,他牵头的富平地热勘查项目钻探深达 1812.55 米,成果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。

    履责为民 防灾减患护安宁

    地质工作不仅是“找矿”,更是“护人”。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,陈莅文同样是一位值得信赖的“守土者”。

    他常年奋战在渭南市临渭区、高新区及华阴市等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。面对“点多面广”的实际困难,他深入一线,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,始终坚持“发现一处、排查一处、治理一处”,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每逢雨季汛期,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灾害现场,开展应急调查、研判灾情、提出防范措施。他常说:“群众的安危就是命令,地质人必须冲锋在前。”

    近年来,他先后完成地质灾害应急调查30余次,提交各类应急排查报告50余份,开展宣传培训100余场,帮助地方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屏障,实现了所负责区域地质灾害“零伤亡”的目标,受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高度认可。

    笃行致远 精雕细琢筑精品

    在陈莅文看来,地质工作不能仅凭激情,更要靠科学与实干。他始终坚持“高标准、严要求”的工作准则,严谨治学、脚踏实地,主持或参与完成审查通过的成果报告50余份。每一份报告、每一组数据,他都亲力亲为,反复校核、力求精准。即使是最基础的图纸绘制和资料编排,他也毫不懈怠,坚信“细节决定成败”。

    在公司首次承担的富平县地下水超载治理方案编制中,面对无经验可循、技术要求高的难题,他主动请缨,实地走访调研,深入了解区域水文地质特征,攻坚克难,最终编制出高质量方案。该方案不仅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审查,还作为陕西省首个通过审查的超载治理方案向水利部报备,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,为省内同类项目提供了范例与依据。

    多年来,陈莅文始终扎根地质一线,把责任扛在肩上、把青春洒在大地。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,以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名地质工作者的忠诚与荣光。他不善言辞,却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;他不事张扬,却在默默奉献中擦亮地质工作者的名字;他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:奋斗的青春最美丽,奉献的生命最崇高。